
(通讯员舒丽)五月的韶山层峦叠翠,一支由六十余人组成的亲子队伍正沿着蜿蜒山道拾级而上。在五一假期,来自长沙十余所中小学的青少年如石榴籽一般相聚在一起,以“重走少年毛泽东求学之路”为主题,开展为期两天的徒步砺志研学活动。将红色经典、家庭教育、亲子关系、砺志教育有机融合,让参与者们在瞻仰中触摸历史温度,在聆听中感受伟人风采,在行走中感怀革命意志,在互动探讨中领会红色文化。



5月1日早晨,韶峰山岚未散,孩子们已在山脚的毛泽东诗词林集结,欣赏完主席不同时期创作的诗词后,全体人员开始向峰顶前行。在山顶,孩子们眺望着郁郁葱葱的韶山冲,不仅感慨,如果毛泽东没有走出韶山冲,中国的方向将走向何处;如果毛泽东只是守着家里的农田而没有进入新式学堂接受教育,他的人生将会是怎样。
在瞻仰了滴水洞、铜像广场和故居后,当晚的毛泽东诗词赏析诵读会上,《七绝·改诗赠父亲》《沁园春·长沙》《七律·长征》《卜算子·咏梅》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《忆秦娥·娄山关》……的铿锵词句在夜空回荡,少年们从文字中充分领略到了伟人“身无分文、心忧天下”的宽阔胸襟,以及毛泽东作为诗人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。

次日清晨,队伍沿灌渠徒步十四公里奔赴东山书院。烈日下,全体少年精神抖擞、气势昂扬,他们想用脚步丈量历史致敬伟人,也向即将到来的五四青年节致敬。徒步过程中,少年们相互帮助分担,相互鼓励打气,八年级的曾子骞在出发前两天正好崴了脚,但想到活动意义重大,毅然坚持前来;作为一名非常有教育经验的中学物理教师,七年级的盛俊宁妈妈虽人在深圳但第一时间报名并赶回参加活动,她说活动对孩子太有教育意义了。在汗水湿透脊背不知多少次后,少年们克服困难,以顽强的毅力全部安全到达徒步终点。

在东山书院青砖黛瓦的“求学厅”内,同学们聆听讲解员讲述少年毛泽东的求学故事。毛泽东在这里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启蒙,斑驳的课桌见证着时光的流逝,宿舍内的油灯诉说着“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”的往昔。“我们要向毛主席学习,读万卷书、行万里路,在行走中砺志!”来自长沙外国语学校的刘昌煦同学坚定地表示。
在活动的终点站湖南第一师范,同学们不禁吟诵起《沁园春·长沙》:“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”。这里不仅是毛泽东求学五载的地方,更是他思想启蒙、挥斥方遒的起点。在这里毕业后的次年,五四运动爆发,代表着中国崭新未来的新思想新文化运动席卷全国,“以知识武装头脑,以行动改变世界”,湖南一师的育人精神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少年和家长。
湖南第一师范校门外,远望湘江对岸,夕阳西下,红霞漫天,岳麓山镀上了金边,活动策划者、学生家长刘海波表示,“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,毛主席的求学经历和传奇人生非常砺志,五四精神对今天的青少年极具教育意义砺志,‘文明其精神,野蛮其体魄’,当孩子亲手触摸毛泽东捆书的麻绳、用脚步丈量他求学的山路,红色基因便有了可感知的温度。”